上海踩踏事件 1. 事件概述 2014年12月31日23時35分許,正值跨年夜活動,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灘迎接新年,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進入和退出的人流對沖,致使有人摔倒,發生踩踏事件。截至2015年1月23日11點,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已有47人經診治后出院,2名重傷員繼續在院治療。 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灘擁擠踩踏事件調查報告,認定這是一起對群眾性活動預防準備不足、現場管理不力、應對處置不當而引發的擁擠踩踏并造成重大傷亡和嚴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責任事件。黃浦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這起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調查報告建議,對包括黃浦區區委書記周偉、黃浦區區長彭崧在內的11名黨政干部進行處分 2. 媒體傳播分析 上海外灘踩踏事件中自媒體平臺再次彰顯信息發布的優勢。從事件的傳播路徑來看,微博平臺成為事件重要的傳播源。2014年12月31日23時30分,網友“Direction”發微博稱:“外灘發生踩踏事故了,太恐怖了”,成為此事件最早的曝光源之一。 2015年1月1日零時31分,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文稱:“小編剛才在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看到,有游客摔倒后,執勤民警立即趕到圍成環島,引導客流繞行。”這則微博成為新浪、搜狐、網易等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傳播點,2015年1月1日1時26分,搜狐發布新聞《網傳上海外灘發生踩踏事故 警方回復》,成為此次事件的第一條報道,拉開此事件傳播大幕。 截至2015年1月7日16時,相關網絡新聞已超過4萬篇,相關傳統媒體報道為3324篇,相關微博超過13萬條。 上海外灘踩踏事件輿論關注度走勢 媒體前期報道主要集中于對事件本身的驚訝痛心、對逝者表示哀悼以及對事件發生原因的探究。隨著細節的不斷披露,輿情焦點開始轉向對事件的反思上來。輿論各方對事件發生原因的追問也開始呈現爆發之勢。先是@新浪新聞追問:陳毅廣場為何聚集大量民眾?燈光秀換地方了是否有人通知?踩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隨后,新華網發文三問上海外灘踩踏事件:風險預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應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時? 《新京報》將事件追問增加到10條:事發時外灘人流量多大?燈光秀轉場是否及時通知?交通為何沒有管制限流?踩踏是否由“撒錢”引發?外灘警力配置是否得當?應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時?為什么遇難者多是女性?傷亡人員如何救治賠償?此次踩踏事件如何追責?特大城市緣何出現踩踏?連續的追問,讓事件的輿情熱度不斷上升。 在上海踩踏事件中,絕大部分網友對事件的發生表示痛心,感嘆生命之脆弱,紛紛為遇難者祈禱。希望汲取教訓,讓悲劇不再重演。 在眾多網友哀悼事件中的逝者之余,許多網友開始反思事件的來龍去脈,在事件發生之前就有網友發言抱怨現場人員擁擠,沒有足夠的警力維持秩序。有網友認為,“人多、地少”是發生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認為,造成踩踏事件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應急預案管理措施,管理部門定有失職之嫌。還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認為,這次事件正是上海人口負荷過重的體現,呼吁加大對上海的外來人口的控制與管理。 總體來看,上海踩踏事件使得上海的城市形象及旅游目的地形象都受到很大損害,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教訓。 3.上海踩踏事件與旅游安全 針對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一力1月5日在國家旅游局官網發表署名文章指出,盡管外灘跨年沒有組織活動,但公共事件的責任主體已明確為各級政府,“沒有組織的活動,當地政府仍然要對安全負責”。 這篇題為《外灘踩踏事件告訴我們什么》的文章刊登于國家旅游局官網顯著位置。杜一力在文中表示,因為沒有組織活動,所在地政府和上級政府以及主管部門責任感會下意識地放松,但是法律并沒有免責。 根據中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七條規定:縣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負責。杜一力表示,這個“負責”從預測、監測到應對處置,是全方位的。這一責任從2003年起首次明確,政府對安全及突發事件負責。非典以前,各類安全責任的主體都是經營者、管理者、主辦者;非典之后,公共事件的責任主體明確是各級政府。 杜一力指出,上海踩踏事件給各級旅游部門一個重要的警示:轉型過程中旅游安全管理的機制不能斷裂。旅游安全涉及面寬,鏈條長,很難控制。所有的旅游管理者一直處于對旅游安全惴惴不安的狀態之中,須臾不敢懈怠,能做的盡量去做,不能做的盡量想到,協調別的部門去做。 杜一力強調,旅游法和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各級地方政府對旅游安全的責任。但是能否以游客為中心,根據旅游者流動和活動的規律提供卓有成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旅游部門的作用是明顯需要的。旅游法規定的旅游目的地風險提示制度、旅游公共服務信息和咨詢服務、旅游應急預案,包括景區流量控制以及舒緩城市客流壓力,也都是旅游部門需要盡責和主動建議的。在旅游安全工作中,必須調整“管多了怕沾包”的心態,必須知道“管不到位要擔責”的責任所在。在執行旅游法或者轉移假日辦的職能過程中,旅游安全工作機制不能斷裂,否則事故就會在這種轉型之中出現。 杜一力的文章被幾乎所有主流媒體所報道,并被上萬家網站轉載,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一個與旅游安全密切相關的重大事件,上海踩踏事件也給中國旅游界敲響了警鐘。